事关社保缴费、竞业限制等 最高法发布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记者 罗沙)最高人民法院1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事关社保司法解释(二)》,进一步回应司法实践需求,缴费竞业解释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限制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等最 司法解释坚持稳就业优先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高法引导用人单位更好履行稳岗社会责任。发布其中,劳动司法解释回应实践中对“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判断标准的争议争议,明晰了应认定为“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案件具体情形,避免用人单位规避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事关社保司法义务。 针对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缴费竞业解释转包、分包、限制挂靠、等最混同用工、高法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现象,发布司法解释明确承包人、被挂靠人承担用工主体责任,明确混同用工时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规则,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承诺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承诺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该约定或者承诺无效。 为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司法解释规定,在劳动者未知悉、接触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的情况下,即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竞业限制条款,竞业限制条款也不生效,对劳动者没有拘束力。在劳动者属于竞业限制人员范围的情况下,竞业限制条款约定的竞业限制范围、地域、期限等内容应与劳动者知悉、接触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相适应,超过部分无效。 同时,人民法院坚持依法衡平劳动者、用人单位双方利益。司法解释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双方约定向劳动者提供特殊待遇后,劳动者未按约定提供一定期限的劳动,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损失、当事人的过错程度、相关约定已经履行的时间等因素确定劳动者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最高法当天还发布了6个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具体体现此次司法解释确立的相关规则,推动各方更好理解适用。据悉,最高法将通过继续发布典型案例、不断完善人民法院案例库等方式加强审判指导,统一裁判标准,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意甲第12轮:国际米兰2
- 促进私募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
- 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平台上线
- 铁路“双11”电商黄金周运输启动
- 玻璃:旺季来临,玻璃价格持续推涨,产业数据
- 我国对外投资规模保持世界前列
-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89亿元
- 我国力争2025年初步建立“以竹代塑”产业体系
- 中考期间泉州以多云为主 高温持续
- 515家企业和机构将参展首届链博会
- 前9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增长7.7%
- 中欧班列(西安)运行10年累计开行逾2万列
- 拉诺基亚:想在国际米兰退役
- 10月房价环比下降城市增加
- 海关总署多措施推动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
- 前10月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6万亿元
- 懂的健康懂得爱的人必选实木家具
- 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3个月回升
- 我国力争2025年初步建立“以竹代塑”产业体系
- 搜索
-